玉米:抗癌防衰的食品
玉米的起源和传入:玉米,原名玉蜀黍,起源于墨西哥和秘鲁,并在16世纪初传入中国。
玉米的健康价值:
玉米的食用有助于预防富贵病,如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疾病和结肠癌。
玉米与豆类、米、面粉等混合食用可以提高其营养价值,因为玉米本身缺少某些重要的氨基酸。
玉米可以补充人体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视力,并降低血脂胆固醇,防止高血压、心脏病和心肌梗塞。
玉米具有延缓衰老和脑功能退化的作用。
玉米的加工和食用:
玉米可以制成各种改良食品,如玉米片、罐头、面包、饼干、糕点和饮料等。
玉米油是从玉米胚芽中提取的,可用于烹调、凉拌和制作人造奶油,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软化动脉血管的作用。
玉米的抗癌功效:
玉米中含有谷胱甘肽,可以中和致癌物质。
玉米中的硒和镁能加速体内废物的排出,抑制癌细胞生长。
玉米的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防止有害物质在体内停留,减少直肠癌的风险。
玉米中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能抑制化学致癌物引起的肿瘤形成。
玉米的赖氨酸有助于控制癌细胞生长和减轻致癌物的副作用。
玉米与长寿和健康:
秘鲁山区和非洲一些国家以及意大利、西班牙、巴西等国家的人们因长期食用玉米而享有较低的癌症发病率和较长的寿命。
中医认为,玉米性味甘平,具有补中益脾,止渴消肿的功效。但玉米多以须入药,中医认为,其性味甘平,微温,具有利尿、止血、利胆、降压等作用主治肾炎水肿、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炎、急性肝炎等病症。临床上用玉米须治疗肾炎引起的浮肿和高皿压,疗效明显,而且稳定。
1、胆石症
玉米须30克,芦根40克,马蹄金20克,茵陈15克,用水煎浓汤服,每日l剂。
2、慢性肾炎
干燥玉米须50克,水600毫升,用小火煎30分钟,早晚分服药汁,15天为1疗程。
3、膀胱炎、小便疼痛
玉米须30克,车前子15克,甘草6克,或加小茴香3克,一起明水煎服。
4、水肿、糖尿病
玉米须30克,白茅根40克,水煎服,每日1剂。
5、泌尿道感染
玉米须、玉米芯各60克,水煎去渣代茶饮用。
6、高血压
玉米须30克,香蕉皮50克,西瓜皮52克,加水1000毫升。水煎,置冷后再饮,每日3次,每日2匙。
7、预防心血管病
玉米研细与粳米适量,加清水同煮粥,用白糖调味食用。具有宁心和血、调中开胃的作用。适用于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预防。
8、胆囊炎、胆结石
玉米须38克,茵陈30克,蒲公英20克,一起水煎服用,每日1次。
9、尿路结石
玉米须150克,水煎服
10、蛲虫病
玉米根250克,红糖适量,水煎去渣,喝前加红糖调味,晚睡前服,连服3天。
11、肺结核
玉米须60克,加蜂蜜适量煎服,每日1次。
12、咳嗽
玉米须30兑,陈皮10克,水煎服。
13、暑热腹泻、消化不良
玉米30克,刺梨30克,加水煎浓汤,代茶饮。
14、肺结核咯血、吐血
玉米须100克,冰糖90克,水煎浓汤,代茶饮
15、慢性胃炎
玉米、白扁豆各60克,木瓜15克,水煎后饮汁。
16、妊娠小便不通
玉米衣25克,加水适量,煮汤饮用。
17、高脂血症、心脏病
玉米粉60克,煮粥,每日1次。
每日炒菜用玉米油,有辅助防治作用。
18、荨麻疹
玉米须15克,水煎20分钟后,去渣,加入酒酿100克,煮沸食用。
19、慢性肾炎浮肿
玉米30克,水煎代茶,早晚饮服,久服有效。
20、小儿尿频
玉米须15克,水煎,加适量糖代茶饮,3~5天见效,10天内可痊愈。
21、肝炎
玉米须30克,茵陈、蒲公英各15克,水煎服用。
22、盗汗
玉蜀黍干茎内的芯(白色柔软状物质,用量不拘多少)水煎服。
23、红崩及吐血
玉米须15~30克,炖猪瘦肉120克,食肉喝汤。
24、小便不畅、膀胱胀满
玉米须(或芯)120克,小茴香3克,水煎,调砂糖服用。
25、淋病、尿少频、小腹尿道辣热疼痛
玉米芯或根90克,水煎,代杀饮用。
26、妇女产后乳少
玉米须煮汤,可增加乳汁分泌。
27、小儿慢性肾炎
玉米须30克,加水适量,小火煮成浓汤,代茶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