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虚寒的症候,经常有四肢厥逆。可是这个方子呢你们看一看,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哪个也不是治虚寒的。所以这个厥逆也是热厥,而非寒厥。那么热在胸胁,柴胡它治胸胁呀,所以胸胁这个地方,郁热太甚,影响到这个血液,血液有点受阻,也影响到这个四肢厥逆。所以这个是热厥之类的,当然热厥它不是少阴病,仲景这个书他常是这样,他让你鉴别,形是少阴,实质不是少阴,它应在少阳。通过临床这类四逆我还没见过,这个四逆散治四逆这个情况不多见,反倒以其他的兼证不少,像治咳嗽呀,治下利呀,这个四逆散治下利。我们讲那个大柴胡汤证,这个大柴胡汤证不可下,而不呕,可以用它,它也用枳实、芍药。心下这个地方发闭塞,那么心下这个地方发闭塞而有柴胡证,主要的就是胸胁满呀,有这个症候不可下,这是里无实,大概都用四逆散,所以这个方应用的机会并不少。但是一般单独用这个方的机会也不太多,也都是合方或者是加味。我们常用的加味还得参考以前的,与这个方子特别常用的加味我来介绍。四逆散加龙骨牡蛎。这个方子用的挺有意思。就是这一个四逆散呀,龙骨牡蛎各加12克。这个龙骨牡蛎咱们都知道,在《伤寒论》里常治惊狂呀。历来对龙骨牡蛎的认识也不一样。有说这个收敛固精,其实是一个精神不正常。咱们说胸腹这个地方悸动,人发惊、发恐惧,这全是龙骨牡蛎证。所以古人对遗精什么的他都用龙骨牡蛎,他这个都由于神经的关系。那么我用这个方子,就是四逆散加龙骨牡蛎,不是治遗精,它能治什么呢?这个临床上也很常见,说个痿证,就是阳痿,这挺好使,你们可以试验。它这个四逆散呀,主要作用的是舒畅胸胁,那么与肝就有关系了。拿中医观点,说肝主筋,肝气畅通,如果再加上治神经,这与神经是有关系的,我个人的看法,不一定是对的。加龙骨牡蛎这个我也治些病例,挺好使。这个在前面都没有的。古人说这个龙骨牡蛎治三惊呀,就是害怕那个惊。
患者蔡某,31岁,阴茎勃起困难1年余,反复外院就诊,阴茎多普勒及性激素五项等检查均正常,长期服用中西药未癒。2014年3月22日初诊,来诊时:阴茎勃起困难,或勃起片刻即萎软,晨勃较少,伴腰酸,胃纳差。查舌红,苔薄腻,脉弦有力,双尺稍弱。辨为肝气郁滞,兼有肾虚之证,予以疏肝补肾法,方用四逆散加减,药用:柴胡12g,枳壳10g,白芍10g,甘草6g,蜈蚣3g,白蒺藜30g,龙骨15g,牡蛎15g。7剂,1剂/d,水煎服;另服还少胶囊5粒,3次/d,补肾兴阳。2014年4月2日复诊,患者服药后晨勃明显增多、未同房、舌脉同前,守方续服7剂,并嘱同房。2014年4月12日再诊,同房数次勃起均坚挺持久,续服7剂巩固治疗。患者陈某,男,42岁,肛门坠胀疼痛2年余,外院检查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III型),反复服药不效。2014年6月7日初诊,来诊时于已连续服药1月余,症状加重,伴尿道阵痛,呈抽痛性,龟头部潮红瘙痒,查舌质红,苔薄,脉弦兼滑。辨为肝经郁热之证,予以疏肝清热法,方选四逆散加减,药用:春柴胡12g,枳壳9g,白芍9g,黄芩12g,山栀9g,茯苓9g,甘草6g,茅根15g。7剂,日1剂,水煎服;2014年6月14日复诊,服药后患者肛门稍坠感,余症消除。舌质淡红,脉左关沉取稍弱,予以前方加当归9g,7剂后症状全部消除。患者张某,36岁,慢性前列腺炎继发早泄1年余,已于当地反复就诊不效。2014年3月29日初诊,来诊时会阴部胀痛,早泄,每次不足1min(发病前能持续5min以上),尿无力,尿道刺痛,心胸烦,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滑有力。前列腺液常规:白细胞5~6/hp,卵磷脂小体50%。辨为肝经郁热,兼有湿热,予以疏肝清热法,方选四逆散合栀豉汤加减,药用:春柴胡10g,枳壳10g,生白芍10g,黄芩10g,黄连6g,栀子10g,淡豆豉10g,荔枝核30g,甘草6g。14剂,1剂/d,水煎服;另服复方石苇咀嚼片,5粒,3次/d,清利湿热。4月26日复诊,服药后症状大减,偶有轻微疼痛,排尿通畅有力,早泄明显缓解,能持续5min左右,查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稍滑。守方14剂巩固治疗,并续用复方石苇咀嚼片清利湿热。患徐某,25岁,尿频、尿急并阳痿、早泄半年余。外院检查提示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已反复用药及物理治疗不效。2014年6月18日初诊,来诊时尿频、尿急,日间排尿10余次,勃起困难,或伴勃起不坚,或能勃起而插入即泄,患者精神抑郁,时焦躁,查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辨为肝经郁热证,兼有湿热,热重湿轻,予以疏肝清热为法,兼清湿热方选四逆散加减,药用:柴胡15g,枳壳10g,生白芍10g,炙甘草6g,茯苓30g,桔梗15g,黄芩10g。7剂,一剂/d,水煎服;另服热淋清颗粒1包,3次/d,冲服,清热利湿。2014年7月2日复诊,服药后患者排尿正常,勃起好转,仍早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左弦滑,右弱。守前方加黄连10g,生白术10g,龙骨15g,牡蛎15g。7剂后勃起正常,性事能持续5min左右。中医认为,肝司阴器。肝通过其经、筋、别输送气血以充养男性生殖器官,促进其发育,供养其所需。同时,肝主疏泄,对二便之排泄、阴茎之勃起与软缩、精关的开启与闭合等起调节作用。因此,男性生殖系统的生理病理均与肝经密切相关,肝之功能异常多导致生殖系统病变。综合来看,肝郁证在男科临床上表现为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生殖区胀、痛不适等症状。治疗上,疏肝之法较为常用。但由于素体或素疾各异,往往各种证型相兼出现,且主次不同、虚实互见、寒热错杂,治疗时颇为复杂。同时,疏肝之方剂众多,如何准确选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为,其关键是辨证精确,尤其是要精确掌握每个疏肝方剂的适应症,即方证。四逆散为疏肝剂之祖方,其病机为肝气不畅、阳气郁遏,无明显的肝之气血阴阳亏虚,亦无明显的气滞血瘀、湿热下注等。因此,症状以肝气不畅或阳郁四逆为主,治疗时必须牢牢把握此点。此外,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后,笔者运用该方时尤其重视舌脉,常见舌质红或边尖红,脉弦或沉弦滑数或沉弦躁数。最后,情志因素与男科疾病密切相关。患男科疾病之人,多具有四逆散之情志。有研究认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性功能障碍时要重视心理干预的重要作用,采取药物治疗结合心理干预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我们在临床上运用四逆散治疗男科疾病时,情志调理亦需重视。
附子理中汤合当归四逆散治前列腺炎案
男33岁,7月13日初诊。
患者患前列腺炎三年有余,西药治疗不理想,亦曾用清热解毒之中药治疗,也未见效。刻下:小便排出有余沥、分叉,阴囊潮湿,小腹坠胀不适,面色红润有光泽,唇红,喜热饮食,咽喉无充血,舌淡红,尺脉沉紧。处方:
附子6g,党参20g,白术10g,干姜10g,肉桂10g,白
芍20g,细辛6g,当归10g,通草6g,生姜3片,大枣5个,
甘草6g。
服用上方5剂,无明显不适,继续守方一个月。
复诊:尿有余沥除,阴囊潮湿大轻,小腹尚觉不适。调方:
附子10g,党参20g,白术10g,千姜10g,肉桂10g,白
芍30g,细辛10g,当归15g,通草6g,生姜3片,大枣5个,甘草10g
一个月后复诊,诸症尽消。
临证心得: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之常见病,而且缠绵难愈,令病家痛苦不堪。西药疗效欠佳,而中药又多服用清热解毒之药物。笔者观察,清热解毒之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往往无效。临床体会此类患者日久不愈已为阳虚,如果滥用凉药,不仅无效反而会加重病情。临床上大多中医认为前列腺炎属湿热证为多,清热利湿之药为常规用法,然而本患者运用前法竟然无效。观其面红、唇红,似乎属于热性体质,但用寒药无功,知其辨证有误。再通过全面仔细的辨别,其阴囊潮湿,喜热饮食,咽喉望诊无充血,舌质淡红,脉象沉紧,按此提示本病热证为假象,其根本乃是寒性体质。故用附子理中汤振奋脾肾阳气,用当归四逆散温经通络,两方一合一开,一收一散,改善体质为本,调理症状而除标,终收佳效根据黄师经验:慢性病治疗的关键必须要从体质切入。